EnglishEnglishFrancais
精彩网络课堂
[收藏] [RSS订阅] [打印] [字号: ]

08年度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中级财务管理资料

作者:佚名    试卷来源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08-3-1


中级财务务管理资料(一)

参考答案

 

1.甲股票的风险溢酬为18-6=12

市场平均风险报酬率为12/12=10

所以乙公司的风险溢酬=10%×2=20

    乙公司的必要报酬率=20+6%=26

或者:乙公司的风险溢酬=(18-6)×(212)=20

2.解:(1)β=50%×16+30%×1+20%×0.5=12

必要报酬率=8+1.2×(12-8)128

(2)20=8+β(12-8),则β=3

3.解:(1)建设投资=680+180+30=890(万元)

(2)原始投资=890+50=940(万元)

(3)项目总投资=940+50=990(万元)

(4)NCF0=-680

NCF1=-180-30-50-260

运营期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:

NCF2120+|(680+50)-30|10+1805+30=120+70+36+30=256

NCF3=180+70+36=286

    NCF4=260+70+36=366

    NCF5=350+70+36=456

    NCF6=420+70+36=526

    NCF7=450+70=520

    NCF8=500+70=570

    NCF9=460+70=530

    NCF10=410+70=480

NCF11=360+70+50+30=5l0

运营期所得税后现金流量:

NCF2=120×(1-25%)+[(680+50)-30]/10+180/5+30=226

NCF3=180×(1-25%)+70+36=241

NCF4=260×(1-25%)+70+36=301

NCF5=350×(1-25%)+70+36=368.5

NCF6=420×(1-25%)+70+36=421

(下略)

5)所得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(不含建设期)

3+[256+286+366-940]/4563.07

所得税前静态投资回收期(含建设期)=4.07

6)略

4.解:(1)计算经济订货量=1200kg

2)计算原材料平均使用率=72000/360=200

3)计算经济订货量下的再订货点=8×200=1600

4)保险储备量=1/2×(300×12-200×8)=1000kg

再订货点=1600+1000=2600kg

5.解:(1)营业净利率=9000/36000=25%

2)资产周转率=36000/60000=60%

3)权益乘数=60000/40000=1.5

4)净资产收益率=9000/40000=22.5%

净资产收益率=营业净利率×资产周转率×权益乘数=22.5%

6.解:(1)流动比例1.25;速动比率1.2

2)平均存货25000

3)应收账款周转率=500000/40000=12.5(次)

周转期:360/(40000/500000)28.8

7.解:(1)因为

所以

(万元)

2)因为预期息税前利润200万元小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的息税前利润280万元。

所以应该增加发行普通股。

8.1)债券资金成本=2000×10%1-33%/2000(1-2%)6.84%

2)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=800×12%/800+4%=16%

3)普通股的资金成本=2200×12%/2200×(1-5%+4%=16.63%

4)综合资金成本=2000/5000×6.84%+800/5000×16%+2200/5000×16.63%

2.736%+2.56%+7.32%=12.6%

9.12002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=2000×125%=2500(万元)

22002年年初的所有者权益总额=4000×1.5=6000(万元)

32002年年初的资产负债率=4000/(4000+6000)=40%(万元)

42005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总额=6000×(1+200%)=18000(万元)

2005年年末的负债总额=[18000]/(1-0.4)×0.4=12000(万元)

52005年年末的产权比率=12000/18000=66.67%(万元)

62005年的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和负债平均余额=(6000+18000/2=12000(万元)

2005年的负债平均余额=(4000+12000/2=8000(万元)

72005年的息税前利润=1005/(1-33%)+800×10%=2300(万元)

82005年总资产报酬率=2300/(8000×10%)11.5%(万元)

92005年已获利息倍数=2300/8000×10%)=2.875(万元)

102006年经营杠杆系数=(2300+975/2300=1.42

2006年财务杠杆系数=2300/(2300-8000×10%)=1.53

2006年复合杠杆系数=1.42×1.53=2.17

112002年年末~2005年年末的三年平均增长率=

122005年年末现金流动负债比率=(8000-5000/4000=0.75

132005年年末盈余现金保障倍数=(8000-5000/1005=2.99

10.1)每股营业收入=100×(1+10%)=110

每股营业流动资产=110×20%=22

所以,

每股营业流动资产的增加额=22-18=4

2)每股资本支出=6×(1+10%)=6.6

3)每股折旧与摊销额=2×(1+10%)=2.2

4)每股股权净投资=4+6.6-2.2=8.4

5)每股股权现金流量=11×(1+10%-8.4=12.1-8.4=3.7

6)每股股票价值=3.7×(1+10%13.7×(1+5%/10%-5%=3.36+77.7=81.06

注:(本题答案与书本处理保持一致,但书本本身值得探讨!)

11.1)计算年初的下列指标

①计算该基金公司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

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=基金机产市场价值-负债总额=2500-300=2200(万元)

②计算基金单位净值

基金单位净值=2200/1000=2.2(元)

③计算基金认购价

基金认购价=基金单位净值+首次认购费=2.2+2.25%=2.31(元)

④计算基金赎回价

基金赎回价=基金单位净值-基金赎回费=2.2(元)

①基金公司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

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=5000-500=4500(万元)

②计算基金单位净值

基金单位净值=4500/1500=3(元)

③计算基金认购价

基金认购价=3+3×5%=3.15(元)

④计算基金赎回价

基金赎回价=基金单位净值-基金赎回费=3(元)

3)计算2006年投资人的基金收益率

基金收益率=(1500×31000×2.2)=104.55%

12.变动资产销售百分率=33.9%

变动负债销售百分率=18.3%

增加的销售收入=18000000-150000003000000(元)

2001年的销售净利率=450000×(1-40%/150000001.8

2001年的留用利润比率=135000/[450000×(1-40%]50%

2002年追加的外部筹资额=(33.9%×3000000+1000000)-18.3%×3000000-18000000×1.8%×50%1117000-549000-162000406000(元)

13.1)该公司2006年的税前利润=2250/(1-33%)3358.21(万元)

2007年的财务杠杆系数=息税前利润/税前利润=息税前利润/3358.21=2.4

则息税前利润=8059.7(万元)

又因为:2007年的财务杠杆系数=息税前利润/(息税前利润-利息费用)=2.4

所以,利息费用=816.23(万元)。

22007年的经营杠杆系数=边际贡献/息税前利润=1.5

则边际贡献=3358.2×1.5=5037.32(万元)

3)又因为:2007年的经营杠杆系数=边际贡献/(边际贡献-固定经营成本)=1.5

所以,固定经营成本=1679.1万元。

4)银行借款额=5000×75%×80%3000(万元)

借款利息=816.23×60%489.74(万元)

银行借款的资金成本率=489.74/30001-33%)=10.94

5)该公司2006年的变动成本=销售收入-固定经营成本-息税前利润=15000-1679.1-8059.7=5261.2(万元)

6)该公司2007年的复合杠杆系数=1.5×2.4=3.6

7)由于经营杠杆系数=息税前利润变动率/销售变动率

所以,息税前利润变动率=销售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=20%×1.5=30%

由于财务杠杆系数=每股收益变动率/息税前利润变动率

所以,每股收益变动率=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财务杠杆系数=30%×2.4=72%

14.根据资料计算的各项指标如下:

1)经济进货批量=

2)最佳进货次数=5000/2000=2.5(次)

3)最佳进货周期=360/2.5=144(天)

4)经济进货批量的相关总成本=

5)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的资金=(2000/2)×8=8000(元)

6)每日平均需求量=5000/360=13.89(千克)

再订货点=413.89+50=105.56(千克)

15.解:实际与计划的差额=5760-6000=-240

产量、消耗量和单价对于材料费用的影响分析如下:

计划指标:200×6×56000(元)

第一次替代:240×6×57200(元)

第二次替代:240×4×54800(元)

第三次替代:240×4×65760(元)

据此测定各因素的影响结果:

产量变动的影响:7200-6000=1200(元)

单件材料消耗量的影响:4800-7200=-2400(元)

单价的影响:5760-4800=960(元)

影响合计数:1200+(-2400)+960=-240

16.解:(1)息税前利润=3200+300=3500

2)已获利息倍数=3500/300=11.67

3)销售毛利=16400-9200=7200

销售毛利率=7200/16400=44%

4)成本费用总额=9200+600+1600+1400+300=13100

成本费用利润率=3200/13100=24.4%

5)总资产报酬率=(3200+300/[(13000+15000)÷2]25%

总资产周转率=16400/[13000+15000÷2]1.17(次)

总资产周转期=360/1.17=308(天)

17.1

 

 

 

用量标准

价格标准

单位标准成本

直接材料

6公斤

1.5/公斤

9

直接人工

4小时

4/小时

16

变动制造费用

4小时

6000/5004=3/小时

12

固定制造费用

4小时

4000/5004=2/小时

8

单位标准成本

 

 

45

2

①直接材料成本差异=3250×1.6-400×6×1.5=1240(元)

直接材料价格差异=(1.6-1.5)×3250=325(元)

直接材料用量差异=(3250-440×6)×1.5=915(元)

②直接人工差异=8820-440×4×4=1780(元)

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=(8820/2100-4)×2100=420(元)

直接人工效率差异=(2100-440×4)×41360(元)

③变动制造费用差异=6480-440×4×31200(元)

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=(6480/2100-3)×2100=180(元)

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=(2100-440×4)×31020(元)

④固定制造费用差异=3900-440×4×2380(元)

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=3900-2000×2=100(元)

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=(2000-2100)×2=-200(元)

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=(2100-440×4)×2=680(元)

 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[4] 下一页

[收藏] [RSS订阅] [打印] [字号: ]